新年伊始,泰地黄骅港码头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“开门红”时刻。当“狮子座”号油轮装载着45000吨原油靠泊泰地黄骅码头时,黄骅公司1月份的吞吐量一举突破了70万吨。
自入冬以来,黄骅港历经多轮降雪和大风天气,气温最低降到-23℃。尤其在第一场大雪后积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,大风持续时长超过10小时。“要持续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与港调、引航、拖轮对接,保障船舶顺利进出港,绝不能影响船舶靠离泊效率。”杨友法总裁在公司例会多次强调。
从码头到库区,每一位员工都在严寒的天气中辛勤付出,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他们身穿厚重防寒服,毅然面对寒风和飘雪,在码头库区的各个角落坚守岗位。
商务部门详细掌握了船期计划,做到了提前规划、提前部署,并制定了详细的装卸方案;储运部和设备部冒着风雪对各储罐、管线进行防水,防止管线冻裂检查工作,有力地保障了生产区正常作业。
码头班在冰天雪地中操作接卸管道,冒着寒风和冰雪完成每一个高难度的任务。储运班与寒风搏斗,确保船期计划的无误,时刻关注着货物的安全运输。量监等部门则提供着各类支持,在恶劣的环境中保障着流程的顺畅运转,确保船舶接卸任务高效完成。
严寒虽给码头生产作业带来了严峻考验,但公司全体都怀揣同样的信念和目标拼搏。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团结似铁,他们共同奋斗,克服重重困难,成就了黄骅港公司一次次刷新泰地码头的月接卸记录:50万吨、60万吨、70万吨。
近日,河北卫视播出新闻《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 沧州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》,对黄骅港公司进行报道。
目前泰地码头与后方企业的原油管输通道正在加紧验收中。届时,一条贯穿黄骅港区的“大动脉”将直达后方腹地的化工企业,通过“点对点”运输,原油发运量将超过每日两万吨。这将全面提升码头作业中转效率,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。
快马加鞭未下鞍,蹄疾步稳度关山。新年伊始,黄骅港公司以“开局即决战”的决心和“起步即冲刺”的拼劲,紧锁目标任务,以更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。